他手中端着金杯,脸上带着淡淡笑容,靠着窗边,望着前方被簇拥着的。。。皇帝父亲!
~~
“父皇!”
刚到京的郑王朱文垚带着嫡子朱遵铄,献宝一样拿着一个宝盒。
“儿臣的封地之中有一位年逾百岁的得道高僧!”
朱文垚坐在矮凳子上,他的面容和太子朱文奎十分相似,但眉眼之间却显得比朱文奎更加随和,且带着些许的书卷气。
“得知您身子不好,儿臣回来的时候,跟那高僧求了这本梵经。。。”
朱文垚说着,打开宝盒,露出里面发黄残破的经书来,“把他供在宫中,佛祖定能保佑父皇身子康健,万寿无疆!”
“呵呵!”
朱允熥淡淡的一笑,余光瞥见了三花猫,信手在身侧拍了拍。
那猫儿唰的一跳,正好靠着他的左臂蜷缩起来。
“你怎么也信这些了?”朱允熥摸着猫的毛发,轻声道,“供本经书就能保佑朕了?”
“父皇,儿子也不是信。。。”
朱文垚笑笑,“而是。。。。而是只要能对您老人家身子好,儿子什么都信!”
“呵呵!”朱允熥又是笑,但低头之间眼神之中流动着丝丝倦意,“还是把封地要治理好!不要让百姓,戳咱们朱家爷们的脊梁骨!”
“儿子的封地好治理。。。。治下百姓多笃信佛教性格温和,又一年三季盛产稻米。。。。”
朱允熥忽开口,打断朱文垚,“再温和的百姓也要善待。。。朕听说你为了修王宫,让人强行征发了六千民夫工匠?还是在照着紫禁城的图纸来的?”
“这。。。。”
朱文垚顿时尴尬起来,在众兄弟的目光中,低下头来,低声道,“儿子修王宫其实不是贪图个人享受!而是。。。。”说着,顿了顿又道,“而是。。。。儿子在封地,没有一天不想您跟母后!儿子每日朝思暮想的,都是曾经和您还有母后在宫里的日子。。。”
“封地虽好,但儿子度日如年。照着紫禁城的样子修筑皇宫,一来是儿子想借着睹物思人,寥解心中思亲之情!二来是儿子的儿子,也没见识过我大明景象,所以才。。。。。大兴土木!”
“你呀,从小就。。。一百个理由!”
朱允熥叹口气,看了眼儿子们,“睹物思人?呵。。。。。你们是料定了朕,不愿意跟你们计较!”
这话,让所有的皇子藩王们都地下了头,心中惶恐。他们在封地的所作所为,有好的当然也有坏的。
而闻听此言,朱文垚没来由的心中一慌,下意识的看向一边,和他们保持着距离的皇太子朱文奎。